这里所说的40A或60A,指的是电表的“额定最大电流”。超过这个数值,电表的误差就会增大——一般不会烧毁,都是误差增大。
额定最大电流
电表的量程是一个范围,比如在线路中的电流在zzA到bbA(zz和bb代表数字)之间时,电表可以精确计量——额定最大电流,就是bbA。当实际电流超过最大额定电流6~8倍时,电表就会被烧毁。一般超过电表的额定最大电流后,电表的误差就会增大。
注意,这里出现的问题是误差增大,且超过额定最大电流值越多,误差就越大。有可能多计费,也有可能少计费——当然,多计费的可能性更大,这与电表内的线圈承受电流过大有关。
所以,额定最大电流当然是越大越好了——不过额定最大电流越大,电表的造价也就越高,所以出于成本考虑,一般也没有人盲目选大。
单相电路中,40A电表能够承受的最大功率为40*220=8800W;60A电表能够承受的最大功60*220=1320W。
起动电流
而zzA,指的是电表可计费的最小电流,它是由电表的基本电流决定的,叫做“起动电流”(是起动,不是启动)。
电表的电流参数写作*(**)A,比如5(60)A。括号里的60,就是额定最大电流值;括号外的5,就是基本电流。
智能电表的起动电流是基本电流的0.4%——基本电流为5A的电表,起动电流就是0.02A。换句话说,只要电路中的电流超过0.02A,电表就能够持续、准确计费。如果没有超过0.02A呢?电表就会不计费或少计费。
电表上的5(60)A表示电流参数,其中5表示基本电流,也称为标定电流值;而60表示最大电流,一般电表最大电流是基本电流的4倍。比如:5(20)A,10(40)A,15(60)A等。像5(60)A这种宽幅计量电表还是比较少的。
基本电流是由电能表的起动电流(即能够使电表连续转动并保证精确度的最小电流)所决定的,一般电表的起动电流为基本电流的0.5%。不过现在的电子电表采用脉冲计量,准确度高了不少。所以,很多人感觉从老式机械电表换成电子电表以后用电更多了,就是这个原因。
最大电流相对基本电流的倍数叫负载宽度。以5(60)A为例,5A是基本电流,60A是最大电流;当电流达到60A时,电能表准确度还在标准范围内。
这里有个误区,很多人说当实际电流超过电表最大电流就会烧掉,这种说法说不对的。比如一个5(20)A的电表,当实际电流达到20A时它依然能准确测量;当实际电流超过20A时,它不一定会烧掉,只是计量误差会变大。一般而言,当实际电流达到电表最大电流120%时,电表内的电流线圈就会烧毁。